僵直性關節炎是自體過敏反應產生的全身性關節病變,由於好發在脊椎,所
以又稱為僵直性脊椎炎。
常發生於廿至四十歲成年人,男女比例約為五至十比一。台灣僵直性脊椎炎
發生率為0.1%到0.4 %,致病機轉仍不清楚,九成五病人出現HLA-B27抗
原。
典型僵直性脊椎炎症狀為慢性下背痛、晨間脊椎僵硬及運動範圍受限。背痛
通常以兩側薦腸關節處為最,嚴重時在胸骨與肋骨交接處亦有壓痛,部分病
人同時有周邊關節炎,近四分之一患者侵犯髖關節;其次為膝及肩關節(不
侵犯周邊小關節),約二成有肌腱、韌帶與骨骼交接處的發炎。少數人有關
節外症狀,主要侵犯眼睛、腎臟、心臟、肺部等。
僵直性脊椎炎末期,脊椎黏合,形成竹竿狀,因此造成畸形、駝背。脊椎黏
合之後,柔軟度喪失,較易骨折,神經壓迫,胸部受壓迫,擴張不良,心肺
功能受影響,嚴重時,可能導致死亡。
僵直性脊椎炎血中發炎指標(如CRP及ESR)在活性期會增加,血中免疫球蛋
白可能增加(尤其是IgA),HLA-B27則呈陽性反應。
僵直性脊椎炎早期,薦腸關節在X光中可以看到白化現象,關節縫呈模糊
狀,末期時,脊椎關節黏合後,X光出現典型的竹竿狀脊椎的影象。
核子掃描(Bone scan)對早期薦腸關節炎的診斷亦有幫助,但對已纖維化
或黏合的病灶則無助益,不能用以評估疾病的嚴重度。
僵直性脊椎炎的治療目標為減輕疼痛,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功能,並預防併
發症。
一、病人教育與遺傳諮詢
僵直性脊椎炎通常是慢性、反覆的,讓病人了解病程、預後及可能的併發
症,並充分配合追蹤及治療是最基本的。
睡眠干擾常是主要的問題,教導病人睡姿宜平躺或趴睡,枕頭宜低,床板宜
硬,鋪約五公分厚的軟墊。據統計,所有HLA-B27陽性的人,2%到10%可能發
展成僵直性脊椎炎。若爸爸為僵直性脊椎炎病人,小孩得僵直性脊椎炎可能
性約為10%。
二、運動及物理治療
運動可減輕疼痛,保持脊椎活動範圍及增進生活品質。運動種類不限,只要
能活動關節的運動皆可,如柔軟體操、游泳、跳舞等,都是很好的運動。正
確姿勢也很重要,多做擴胸伸展及伸張脊椎運動,預防脊椎變形。
三、藥物治療
1.消炎止痛藥(NSAID):目的在減輕疼痛,使病人能多做運動,並增進生
活品質。
2.免疫調節劑:如磺胺匹林(Sal-fasalazine),具調節免疫系統,改變僵
直性脊椎炎疾病活性的功能。
四、手術
對脊椎嚴重變形的病人,可經手術改善關節功能。若關節嚴重受損時,可行
關節修補或置換術。
若年輕人反覆下背痛,晨間僵硬,家族中有僵直性關節炎病史,應考慮僵直
性脊椎炎的可能。早期診斷及治療有助並增進生活品質,定期複診及治療可
防脊椎變形及併發症。
|